十年前,国际学校在中国还是“贵族学校”的代名词,伴随中高产阶级收入的增加和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国际学校也渐渐投入中产阶级的怀抱。
中国留学生年轻化趋势也客观上促进了“从摇篮到高中”的民办国际学校的进步。超越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在高中及高中以下阶段就已经有了出国留学的意向。
而国际学校真的可以给父母和孩子提供他们所期望的优质且轻松的教育吗?这可能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作者:苏娅;本文来源:FT中文网
........................................
国际学校成为中国中产的新奢侈品
居住在北京的刘女性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将该上小学的儿子送入了坐落于东三环边上的一所国际学校,虽然每年近25万的学费占到了家庭收入的二分之一,刘女性却感觉十分值得。
“国际学校的价格虽然远超普通小学的价格,但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好处的;身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中国,没学区房或者是户口的孩子面临愈加贫乏的公立教育资源。大家期望孩子将来可以出去看看,也期望可以尽我们的全力让孩子快乐成长。”
仅仅在十年前,国际学校在中国还是“贵族学校”的代名词,伴随中高产阶级收入的增加和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国际学校也渐渐投入中产阶级的怀抱。瑞士投行瑞信在《2015年全球财富报告》中指出,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达到1.09亿名,位居全球之首。而中国传统尊师重教的理念又让不少父母无怨无悔勒紧腰带去让孩子同意国际教育。智研数据中心预计,现在中国国际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已经超越236,400名,而中国国际学校的市场规模也从2010年的101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4年的213亿人民币。
除此之外,中国留学生年轻化趋势也客观上促进了“从摇篮到高中”的民办国际学校的进步。近日,中国教育在线组织的《低龄留学调查问卷》调查显示,超越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在高中及高中以下阶段就已经有了出国留学的意向。
在拥有出国留学意向的学生中,初中以下阶段学生占比22.58%,初中阶段学生占比32.26%,高中阶段学生占比22.58%。从娃娃抓起的国际教育虽然花费不菲,但对于父母来讲可以让孩子更快适应国外学习生活,并且免受国内公立教育的辛苦。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笔者,“除去双语学校,不少国际学校也是有漏洞可钻,一些中国籍父母为了让孩子同意更好的教育,烧钱让孩子获得小国的国籍,然后把他们送到国际学校。近年来赴港生子和赴美生子的热潮也会给国际学校带来很多的生源。”
国际学校市场飞速进步
在国际学校市场飞速进步的背后,也可以愈加了解地看到资本的巨大用途。据报道,中泰桥梁拟在北京朝阳和海淀两区建设两家国际学校,其预计两校区将在2016年和2017年开学,招生规模在5000人。银润投资拟投资17.6 亿元也将在北京塑造2所国际学校。中泰桥梁两所国际学校将贡献约10亿元的收入和4亿元的净收益。
房产商在地产不景气的今天也开始打国际学校牌。2015年,万科联手深圳中学共建万科梅沙书院,上海万科也在2015年宣布成立一所9年一贯制私立学校——上海万科双语学校。碧桂园在1994年就创办了一所IB国际学校,并且尝到了教育房地产有哪些好处。去年,碧桂园于2014年成立碧桂园教育集团,将旗下所有学校归到教育集团管理,为教育集团分拆上市做好了铺垫,并且筹备在将来几年打造30所纯IB学校。
国际学校有符合父母的高期望吗?
而国际学校真的可以给父母和孩子提供他们所期望的优质且轻松的教育吗?这可能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某位美国常青藤大学的亚洲区面试官在定居上海期间就将我们的孩子送入了上海的一家公立小学,“其实西方私立高中也是非常苦的,想上好的大学,只有快乐教育是不够的。我感觉中国的基础教育会让孩子得到愈加扎实的练习。”这位女性这样评价。
而面临数目海量的国际学校,怎么样选择也成为了令父母头疼的问题。“现在好像除去考入西方名牌大学的升学率,也没标准化的选择。”一位父母无奈地表示,“这和国内的重点中学的不同之处呢?”
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关注阳光家教网